可是大中午的你去看太阳,眼睛睁得开吗?”
宋药一挥小手:“当然睁的开!”
当时在场的军人同志:“……”
他默默将脑海里突然闪出的几双眯眯眼画面压了下去。
宋药可没注意到军人哥哥的面部表情,他吹的高兴呢,继续叭叭叭的细化起来:
“只见坏人大喝一小子尔敢,我无畏无惧,反问一句你知道知识的力量吗,接他就被我追的抱头鼠窜,我追的累了,就喊为了中洲!!!”
一路,小孩的嘴都没停下来过。
在他嘴里,这些事件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一时绝境求生,一时又威风压人,别那些加入负责保护的军人同志了,就连当时参与了全程的几名同志都听得一愣一愣的。
明明内容貌似没错,但宋药嘴里出来,听去怎么就那么让人热血沸腾呢。
明明当时大家脑子里也没想那么啊。
事实证明,对于聪明小孩来,听七爷爷讲故事加看各种课外读物已经足够培养好丰富的故事联想能力了。
一直到了山脚下,小嘴几乎没停过的宋药才意犹未尽的咂咂嘴:“望山勇斗八十土匪就先讲到这里吧,晚我再给爸爸你继续讲群山峰大战两百坏蛋。”
原江低头看了看手表,好家伙,小孩足足叭叭叭了一个小时,他当时对战那一伙人的时候都没用一个小时。
但见宋药一扫委屈,一副神采飞扬,恨不得左脚踩右脚个天的得意架势,高大军人的视线却是柔和的。
倒是参与了全部事件,知道所内情的几名年轻军人,一会听得一脸茫然,一会又听得浑身热血。
听完了才反应过来,这艺术加工的也太艺术了吧。
一名年轻小同志看了看面色沉静的原江,心底暗暗敬佩。
“原江同志,你可真沉得住气。”
原江看了他一眼:“习惯了。”
想到什么,他又补充道:“放心吧,你也会习惯的。”
年轻小同志:“?”
很快,他就知道原江为什么要这么了。
在山的过程中,军人同志中不乏诧异的,这一路他负责保护孩子,自然也能察觉到六个少年天才里,宋药是占了绝对的主导地位的。
无论是智商,情商,还是格和心,这个不满十岁的孩子都做到了将近完美。
除了点皮外。
很年轻的,不知道宋药家里情况的军人同志都没想到,这个如此优秀的孩子,他的家竟然藏在这样偏远的山沟沟里。
在这样的环境下,他的家人是怎么培养出宋药同学的?
宋药倒是一点都不觉得自己家偏,好久没回家,小孩兴奋呢。
他指路见到的东西一一给小伙伴介绍:
“这棵树的枣子可好吃了,就是难摘,但是不要紧,我爸爸可是我村里会摘枣子的。”
“这个大石头爬去可看到下面的风景哦。”
“哇,这里的雪没被踩过,我先踩!”
赵晓东立刻跳出来:“哈哈!我先!”
在宋药眼里,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颗小树,每一个拐角都它的一份用处,就连新落的雪都那么合适被踩。
如果没赵晓东和他抢第一个踩的话,他应该会更高兴的。
周一周二和王花王朵到底是小孩子,眼见两个小伙伴玩的这么高兴,渐渐放下了对陌生地方的拘谨,嘻嘻哈哈笑闹一起找了一路没被人踩过的雪来踩玩。
明明只是简单的踩雪,六个小孩硬是兴奋的跟玩到了什么天大的好东西一样开心。
宋药玩了一会,就突然看向天空,此刻面已经不再飘雪了:
“要是我能控制下雪就好了,那岂不是想什么时候玩雪,就能什么时候玩雪。”
周一眼睛一亮:“也不是不行呀,我好可趁这次放假好好研究研究。”
王花则是认真的判断:“如果能控制下雪下雨的话,那干旱就不怕地里的苗干掉了。”
他的试验田简直惨烈无比,到现在也没能出大的结果,直接导致小朋友对于种田的经验累积累积再累积。
赵晓东也对这个项目挺感兴趣,就是一点:“幺儿你忘了我村过年要串的吗?我外面回来,肯定不管是哪边的亲戚邻居都要来看我的。”
星河县的传统就是过年这段时间大家都闲不干活,毕竟地都僵硬了,街也没几个人,还干什么活。
那闲干什么呢?
走亲戚呗。
尤其那种外地回来的,家里几乎没一天不来人的。
这个来一天,那个来一天,他哪还时间去搞研究呀。
宋药听到这,嘿嘿一笑:“放心,我早就想到了。”
他扭头冲面一直紧跟他的年轻军人喊:“陆句哥哥!我觉得你在下雪天更好看了!”
被叫了名字的年轻军人无奈,不知道为什么小孩子聊聊天突然注意力转移到他的颜值。
第141章 (……(2/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